全球咖啡产地之卢旺达Rwanda

咖啡由德国传教士于1904年带入卢旺达,不过要到1917年卢旺达的咖啡产量才大到足以外销。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国际联盟托管委员会(the League of Nations Mandate)撤销德国对卢旺达的殖民权,并将托管权转交给比利时。因此一直以来卢旺达的咖啡都外销到比利时。

第一颗咖啡树是种在Cyangugu省的Mibirizi修道院,此地也成为卢旺达第一个咖啡品种的名称,也就是波旁种咖啡的变种。之后咖啡种植逐渐扩展到Kivu区,最后延伸到卢旺达全国。到了20世纪30年代,咖啡开始成为生产者必备的农作物,正如比利时另一个殖民地布隆迪的情况那样。

比利时政府严格管控外销并对咖啡农抽取高税金,迫使卢旺达走向高产量、低质量的低价咖啡生产。正因为卢旺达的外销出口量极小,咖啡对农民的影响力与重要性相对较大。卢旺达的基础设施相当有限,因此要生产出优质咖啡并不容易,境内甚至一度没有咖啡湿处理厂。

到了20世纪90年代,咖啡已成为卢旺达最值钱的外销农产品,却也发生了几乎摧毁咖啡产业的大事。1994年的种族灭绝事件使近100万人失去生命,加上全球咖啡价格骤降,对咖啡产业造成巨大的冲击。

咖啡产业对卢旺达复苏的影响

经济种族灭绝事件之后,咖啡的生产为卢旺达整体复苏带来积极的影响。全球聚焦于卢旺达再加上国外的援助,咖啡产业开始得到极大的重视。境内有了新的湿处理厂,人们开始专注于高质量咖啡的生产。政府对咖啡产业的态度更为开放,全球精品咖啡买家也对此地的咖啡产生了浓厚兴趣。卢旺达是非洲唯一举办过卓越杯竞赛的国家,借着卓越杯的在线竞标系统,买家得以找到最优质的咖啡批次,进而推广到市面上。

境内的第一个湿处理厂在美国国际开发署(USAID)的协助下兴建于2004年,之后更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如今卢旺达约有300家湿处理厂。

卢旺达农业促进联合伙伴计划(Partnership of Enhancing Agriculture in Rwanda through Linkages,简称PEARL)也成功分享知识并培训出年轻的农艺家,此计划最后演变为促进农乡企业发展可持续伙伴计划(Sustaining Partnerships to Enhance Rural Enterprise and Agribusiness Development ,简称SPREAD),两个计划的重心豆放在Butare产区。卢旺达被称为“千丘之国”,境内有得以种植出优异咖啡的纬度和气候条件。但因多处土壤贫化加上运输困难,大大增加了生产成本。

当咖啡价格在2010年升高时,卢旺达(以及其他许多国家)面临加大挑战—咖啡产业没有足够的动力提升质量。这是因为当市场愿意以高价购买咖啡时,即便是低质量的咖啡也有办法获利,如此一来咖啡农便找不到花钱提升质量的理由。然而近年来卢旺达的咖啡都优异无比。即便卢旺达种有并外销一部分的罗布斯塔,但是多数都是经水洗处理法处理的阿拉比卡。

产销履历

卢旺达咖啡多半可以追溯到湿处理厂以及不同的咖啡农团体及共同合作社。每个咖啡生产者平均仅有183棵树,因此要追溯到单一生产者是不可能的。

当地品种

Mibirizi

这是当初自危地马拉取得波旁种咖啡树的一个卢旺达修道院的名字。Mibirizi是波旁自然变种,在此修道院被发现。最初生长在卢旺达,之后在20世纪30年代散播到布隆迪。

Jackson

这是另一个波旁种变种,同样是最初生长在卢旺达,之后散播到布隆迪。

咖啡口感

产自卢旺达的优异咖啡多半带着新鲜果香,让人联想起红苹果与红葡萄。莓果味与花香十分常见。

产区

  1. 人口:10,537,000人
  2. 2013年产量(60千克/袋):300,000袋

咖啡在卢旺达全境都有栽种,因此并没有地理产区的限制。咖啡烘焙者在标示时可以使用区域名称再加上湿处理厂或咖啡农团体名。